罗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基本情况

罗安,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中共党员,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达学者”“湖南光召科技奖”“湖南省劳动模范”获得者,IEEE Senior Member。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副主任。

联系电话:(0731)88823700

E-mail:an_luo@126.coman_luo@hnu.edu.cn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13.1-至今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3.6-至今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8.9-2003.6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1996.9-1998.9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93.9-1996.9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1987.1-1990.9 湖南大学电机系讲师

1982.3-1984.9 湖南大学计算机系助教

2002.1-2003.1 英国Bristol大学电气工程访问学者

1999.6-1999.12 德国Duisburg大学电气工程访问学者

1990.9-1993.7 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博士

1984.9-1987.3 湖南大学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硕士

1978.3-1982.3 湖南大学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学士

科研项目

主要从事大功率冶金特种电源系统,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企业综合电气节能,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控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持国家973计划子项、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成果转化、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湖南省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主编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在IEEE、IE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

研制出大功率电磁搅拌电源系统、低压大电流50kA电源系统、大容量电弧炉控制系统、电磁加热系统、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静止无功发生器(DSTATCOM)、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HAPF)、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等高效电能变换与电能质量控制系列装备,以及基于多层数据库体系和智能化参数展现及数据交换的企业电气节能智能化监控系统(Electric Intelligent Monitor System,EIMS),并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复杂工业系统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能变换与节能装备的成功投运不仅实现了企业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工业产品品质,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的科技进步。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高效能量传递与转换关键技术与装备

[2]国家“973计划”项目子项:微网及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3]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子项:大型光伏电站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4]国家“863计划”项目:大型电器节能新技术新装备及其工程应用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网多逆变器并联及电能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6]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综合补偿及谐波抑制技术

[7]中欧国际合作项目:微网及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微源的典型用电负荷电能质量发射特性研究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谐波动态抑制与节能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压大容量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装备产业化

[11]湖南省重大专项:智能化大型电磁冶金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12]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高电耗企业电气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成套装备研制及其应用示范

[13]湖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电气节能关键技术理论和技术研究

[14]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谐振阻抗式超高压电压发生器

[15]企业合作项目:供电系统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合肥铜冠集团公司)

[16]企业合作项目:35KV供电系统电气节能装置(涟源钢铁集团)

[17]企业合作项目:冰灾防治措施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

[18]企业合作项目:谐波测量与分析(广西电力公司)

[19]企业合作项目:特高压换流器换向失败机理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

学术成果

科研著作:

[1]罗安,《电能质量治理和高效用能技术与装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罗安,《电网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技术及装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发表论文:

[1] Expansion of the ohm's law in non-sinusoidal AC circuit,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2015,62(3):1363-1371(SCI、EI)

[2]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lant harmonic transmission model and analysis on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IET Power Electronics, 2015, 8(4): 565-573(SCI、EI)

[3]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wo-Phase Orthogonal Power Supply for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2013,28(8):3438-3446(SCI、EI)

[4] An Improved Reactive Current Detection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Single-Phase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DG System, IEEE Trans. Energy Conversion, 2013,28(4):823-831(SCI、EI)

[5] Robust predictive dual-loop control strategy with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or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DG system, IET. Power Electronics,2013,6(7):1320-1328(SCI、EI)

[6] Combined System for Harmonic Suppression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IEEE Trans. Ind. Electron,2012,56(2):796-801(SCI、EI)

[7] Power Electronic Hybrid System for Load Balancing Compensation and Frequency-Selective Harmonic Suppression,IEEE Trans. Ind. Electron, 2012,59(2):723-732(SCI、EI)

[8] Railway Static Power Conditioners for High-speed Train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s Using Three-phase V/V Transformers,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2011,26(10):2844-2856(SCI、EI)

[9]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 method for injection-type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ics,2011,26(9):2393-2403(SCI、EI)

[10] Dual-Loop Power Control for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with LCL Filter. J. Power Electronics, 2011,11(4):456-463(SCI、EI)

[11] Feedback-Feed forward PI-Typ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Injection Circuit,IEEE Trans. Ind. Electron, 2010,57(11):3767-3779(SCI、EI)

[12]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Maintaining DC-Side Voltage of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Injection Circuit,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ics,2009,24(1):75-84(SCI、EI)

[13] Development of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Based on the Adaptive Fuzzy Dividing Frequency-Control Method,IEEE Trans. Power Delivery,2009,24(1):424-432(SCI、EI)

[14] A Novel Three-Phase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a Series Resonance Circuit Tuned at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IEEE Trans. Ind. Electron,2009,56(7):2431-2440(SCI、EI)

[15] Fuzzy-PI-Based Direct-Output-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STATCOM Used in Utility Distribution Systems,IEEE Trans. Ind. Electron,2009,56(7):2401-2411(SCI、EI)

[16] Dividing Frequency Control of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Multi-Injection Branches Using Improved Algorithm,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ics,2009,24(10):2396-2405(SCI、EI)

[17] A Dynamic Hybrid Var Compensator and a Two-Level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ics,2009,24(9):2091-2100(SCI、EI)

[18] Study on a Novel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Applied to a High-Voltage Grid,IEEE Trans. Power Delivery,2009,24(4):2344-2352(SCI、EI)

[19] Fuzzy-PI-based Direct Output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STATCOM Used in Utility Distribution Systems,IEEE Trans. Ind. Electron, 2009,56(7):2401-2411(SCI、EI)

奖励与荣誉

[1] 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冶金特种大功率电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

[2]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大型企业综合电气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

[3]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电能质量先进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

[4] 2014年度中国专利金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两相逆变电源系统及其综合控制方法

[5] 2013节能中国十大应用技术,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冶金用大功率特种电源拓扑与先进控制技术

[6] 2012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电力电子混合和混杂系统先进控制方法及应用

[7] 2009年度中国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奖“优秀项目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注入式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复合控制方法

[8] 2009年度中国发明协会第五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排名第一

[9] 200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名称:企业电气节能集成技术和系列装备及其应用

[10] 2007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输配电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工程应用

[11] 2007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电网新型节能技术与系列装备及其工程应用

[12] 2007年度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配电网先进节能技术和系列装置

[13] 2005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电能质量先进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

[14] 2005年度机械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输配电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新技术新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

[15] 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大功率电弧炉温度及电流平衡智能集成控制系统

[16] 2002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项目名称:电网谐波有源滤波系统的研究

[17] 200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水厂水压智能综合控制系统

[18] 200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项目名称:智能型电网谐波监视、分析、保护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19] 2000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项目名称:配电网智能型无功自动补偿、电能质量和负荷监视一体化系统

联系我们

    湖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版权所有

    校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 邮箱:zgxy@hnu.edu.cn | 邮编:410082

    湘教QS4-201312-010059   湘ICP备09007699号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