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姓名:谢晖
系别:车辆工程系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暂无
移动电话:暂无
E-mail:danielxie@163.com
2009年2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汽车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发
2007年获得天津市赴欧优秀博士后培训计划资助,到瑞典Chalmers大学车辆和交通安全技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5年~2009年2月,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技术分公司总经理
2002年12月~2004年12月三一重工工程机械博士后研究
2000年9月~2003年7月,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93年7月~1997年9月留校湖南大学机械系教师
1997年9月~2000年7月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9年9月~1993年7月湖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退役产品智能拆解生产线关键技术及管控系统”(2020YFB1713000),第一,项目负责人,2020,11~2023,10;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超高强汽车用钢”(2017 YFB0304400),第一,子课题负责,2017,7~2021,6;
[3]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智能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2017GK1050),第一,子课题负责,2017,7~2020,6;
[4]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超轻高抗弹空降战车整体制造车身平台”(17-H863-03-ZT-003-018-01),第一,课题负责人,2017,7~2020,6;
[5]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纯电动乘用车整车研发与产业化技术”(2016GK4008),90万,第一,项目负责人,2016,1~2018,12;
[6]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电力装备能源计量及控制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研发负责,国拨经费2700万元,2016,6~2018,6;
[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F32B03)“面向重型机床行业的闭环PLM系统研究”,子项目负责,2015,4~2017,12;
[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F01B01)“施工升降机架结构件机器人智能焊接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子项目负责,2015,4~2017,12;
[9]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工程机械产品加工数字化车间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示范”,研发负责,国拨经费6000万元,2012,7~2014,12;
[10]“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铝合金车身零部件典型成形工艺及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主研,国拨资助2100万元,2013,1—2015,12;
[1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全球集成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子项负责,2012,10~2014,1;。
[12]国家“863”项目“汽车及模具产业链制造协同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2013AA040605)子项负责,2013,01~2015,12;
[13]2010~2011,12年,汽车产业共性技术重大专项—先进高档轿车车身成型技术研究与应用,300万,第一,项目负责人;
[14]2007,1~2009,1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支持制造业产业链协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2006BAF01A38),384万,第一,项目负责人;
[15]2006,1~20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薄板冲压成型拉裂、起皱的局部无网格并行仿真计算研究”(50505011),22万,第一,项目负责人;
[16]2006~2007,1,国家“863”项目“数字化、网络化汽车模具开发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2005AA411060),100万,第二,项目执行负责人;
[17]2007,1~2009,12,国家“863”项目:高强度钢汽车零件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的集成稳健设计优化技术研究,75万,第三,项目副组长;
发表论文:
[1]计算机仿真中板料冲压成型压边力的优化,中国机械工程,2002-11,第一作者
[2]薄板冲压成型中板料起皱的临界应力分析和预测,计算力学学报,2003-01,第一作者
[3]CAE技术在汽车翼子板拉延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汽车工程,2003-08,第一作者
[4]冲压板料回弹中的失稳研究,塑性工程学报,2003-08,第一作者
[5]基于CAE仿真的冲压回弹影响因素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3-10,第一作者
[6]板料冲压数值模拟的并行计算与应用,中国机械工程,2003-11,第一作者
[7]基于CAE和神经网络的压边力优化,机械工程学报,2004-07,第一作者
[8]板料冲压成型CAE中拉裂的预测研究及应用,湖南大学学报,2005-04,第一作者
[9]薄板冲压大变形起皱的局部无网格法数值模拟,塑性工程学报,2008-6,第一作者
[10]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汽车模具企业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2);
[11]汽车模具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3);
[12]基于全量理论的反向模拟法在汽车翼子板冲压中的应用,锻压技术,2011(5),2011,10;
[13]高强钢板冲压位移回弹补偿技术研究与应用.塑性工程学报,2012(5);
[14]基于Taguchi方法的车门结构稳健性优化.中国机械工程,2013,7;
[15]Research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BIW Modal.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IEME 2011).
[16]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ooling ducts layout in hot stamping die.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2.2012,8.cpcis
[17]Dynamic response of a FGPM hollow cylinder under the coupling of multi-fields.Volume 218,Issue21,1 July 2012.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2012,7.
[18]Thermoelastic dynamic behaviors of a fgm hollow cylinder under non-axisymmetric thermo-mechanical loads.Volume 29,Issue01,1 March 2013.pp109-120,Journal of Mechanics.2013,3.
[19]Designing Torus-doubling Solutions to Discrete Time Systems by Hybrid Projective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13.
[20]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热成形热-力-相变耦合仿真分析,塑形工程学报,第21卷第3期(2014)73~77
[21]加速踏板与地板干涉的偏差分析及稳健性优化,湖南大学学报,41卷第10期,2014
[22]先进高强钢冲压模具压边圈结构疲劳分析与优化,模具技术,2014
[23]基于弹塑性体模具模型的先进高强钢冲压成型CAE分析,热加工工艺,2014
[24]满足四工序冲压的汽车翼子板产品设计及成形工艺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34卷第11期,2015
[25].基于关键尺寸制造精度的装配顺序规划,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
[26]超高强钢板热成形模具的热力耦合分析,热加工工艺,2014
[27]Hu Lei,Xie Hui,Hu Xingxing,Pan Zhihong,etc.Research on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of Aluminum Alloy Automobile Body Panel.2014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 Properties(ISCEMP 2014)(EI)
[28]时效硬化对6021-T4铝板成形性能影响及冲压工艺稳健设计,塑性工程学报,23卷第1期,2016
[29]RBF近似模型在汽车碰撞变复杂度建模中的应用,机械科学与技术,已录用,2015
[30]超高强钢模具冲压磨损CAE分析研究与应用,湖南大学学报,42卷第8期,2015
[31]基于sobol法的热成形工艺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塑性工程学报,23卷第2期,2016
[32]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 new composite bumper beam in high-speed frontal crashes,Struct Multidisc Optim(2016)53:115–122,2016
[33]高强钢冲压模具凸模疲劳寿命分析及优化设计,塑性工程学报,22卷第6期,2015
[34]高强度钢板冲压模具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热加工工艺,44卷第23期,2015
[35]汽车轮罩总成焊接变形分析及优化,热加工工艺,44卷第17期,2015
[36]针对激光切割实时回弹的修边线的研究,锻压技术,2016,41卷第7期
[37]基于后轮主动脉冲转向的车辆稳定性分析与试验.农业机械学报,张宝珍,谢晖,黄晶,阿米尔,2016年09期
[38]基于主动脉冲后轮转向的侧翻稳定性仿真与试验.汽车工程,张宝珍,谢晖,黄晶,阿米尔,2016年07期
[39]主动脉冲转向的横摆稳定性分析与试验研究.湖南大学学报,张宝珍,谢晖,黄晶,阿米尔,2016年10期
[40]基于独立脉冲转向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研究.湖南大学学报,张宝珍,谢晖,黄晶,阿米尔,2018.
[41]Wang H.Y,Xie H,Liu Q,et al.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a stamping die made from high-strength steel sheet metal based on load mapping[J].Structural&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2018(9):1-16.
[42]Wang H.Y,Hui X,Wei C,et al.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on crashworthiness of front longitudinal beam(FLB)coupled with sheet metal stamping process[J].Thin-Walled Structures,2018,132:36-47.
[43]Xie H.*,Cheng W.,Wang H.,et al.Multi-objective reliability-based optimization for cooling channel of a UHSS hot-stamping di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8,97(9):3237-3249.
[44]Cheng,W.,Zhang,H.,Xie,H.*,et al.A process-performance coupled design method for hot-stamped tailor rolled blank structure.Thin-Walled Structures.2019,140:132-143.
[45]Cheng,W.,Zhang,H.,Xie,H.*,et al.Numerical 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key hot-stamping process parameters influencing wear performance.Wear,2019,Under Review.
[46]Cheng,W.,Wang.H.,Xie,H.*,et al.Multi-objective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hot-stamped part’s crashworthiness with manufacturing effects.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eering 2019,Under Review.
[47]谢晖,唐长民,程威,等.多弯角零件冲压回弹控制方法的研究.塑性工程学报.2018,1(25):22-27.
[48]谢晖,卜宇峰,程威,等.面向产品设计的铝合金件翻边成形.锻压技术.2017,42(6):27-32.
[49]谢晖,周国辉,程威,等.智能电表数字化工厂中自动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研究.现代制造工程.2018,(8):36-41.
[1]2019年入选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2018年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3]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面向安全节能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若干关键技术与装备,个人排名第二。
[4]第六届(2015)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十佳优秀辅导老师奖;
[5]第五届(2013)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奖;
[6]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数字化、网络化汽车模具开发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个人排名第二;
[7]2007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8]2007年获得天津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9]2006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才;
[10]第一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全国100篇),论文“计算机仿真中板料冲压成型压边力的优化”(2004年发表于《中国机械工程》),第一作者;
[11]2003年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论文“计算机仿真中板料冲压成型压边力的优化”(发表于《中国机械工程》),第一作者。
[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汽车碰撞安全设计与改进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个人排名第十五;
[13]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其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个人排名第六;
[14]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CAD/CAE/CAM一体化技术与装备,个人排名第六;
湖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版权所有
校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 邮箱:zgxy@hnu.edu.cn | 邮编:410082
湘教QS4-201312-010059 湘ICP备09007699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