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光照

教授

基本情况

秦光照,男,出生于1991年11月,河南开封人。任职于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学者,Vebleo Fellow,湖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及中外合作项目评审专家,担任多个知名国际期刊编辑和审稿人。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最佳博士论文奖(博士学位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国家优秀自费(非公派)留学生奖学金,以及2021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曾先后在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从事科研工作。承担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长沙市/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博士后创新项目、德国jara高性能计算项目等。主要从事微纳尺度传热及智能热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共计合作出版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4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90余篇),论文总被引4900+次,H因子35。另有学术专著3部,软件著作权4个,专利2个。

E-mail:gzqin@hnu.edu.cn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23年6月-至今,湖南大学,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

2021年3月-2023年6月,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19年9月-至今,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

2018年9月-2019年8月,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机械系,博士后(导师:Ming Hu)

2015年8月-2018年6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博士,机械工程(导师:Ming Hu)

2012年9月-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硕士,凝聚态物理(导师:苏刚 闫清波)

2007年9月-2011年7月,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学士,应用物理学

科研项目

[1]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人形机器人精密行星减速器中热效应对传动精度的影响规律与机理研究,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主持;

[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二维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中声子热输运的电场调控规律与机制研究,2025年1月至2027年12月,主持;

[3]复旦大学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基于机器学习势的AlGaN合金中热输运的各向异性调控规律与机制研究,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主持;

[4]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3B0024,芯片散热中先进热功能材料的机器学习设计与热物性预测研究,2024年1月至2026年12月,主持;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3YFB2408100,储能材料与器件多尺度模拟仿真技术,2023年11月至2026年10月,骨干;

[6]湖南省科技厅,芙蓉计划-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22年11月,参与;

[7]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0332,新型二维异质结构中负泊松比效应的多物理场调控研究,2022年8月至2024年7月,主持;

[8]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52175013,智能汽车芯片可靠性工作中高导热材料的快速设计与预测,2021年12月至2024年10月,主持;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6057,基于高通量筛选的电场可控新型二维材料热输运性质研究,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主持;

[10]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kq2014034,集成芯片减震缓冲保护中的微纳力学效应调控研究,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主持;

[11]湖南省科技厅,百人计划,微纳尺度传热,2020年3月-2025年3月,主持;

[12]湖南大学,岳麓学者,微纳尺度传热及先进热管理技术,2019年9月-2027年7月,主持;

[13]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博士后创新项目(ASPIRE - I, TRACK 2),15540-19-50755,用于砷化硼基电子器件热管理多尺度模拟的机器学习势函数开发研究,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主持;

RWTH计算项目

[1]RWTH Cluster (No. rwth0366, 0.24 Mio. core-h), Realizing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by bond nanodesigning, 01/10/2018 – 31/09/2019;

[2]RWTH Cluster (No. rwth0288, 0.24 Mio. core-h), For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in graphene, 01/02/2018 – 31/01/2019;

[3]RWTH Cluster (No. rwth0250, 0.24 Mio. core-h), Strained modulated thermal transport in penta-AlN2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01/09/2017 – 31/08/2018;

[4]RWTH Cluster (No. rwth0223, 0.24 Mio. core-h),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phonon transport in monolayer gallium nitride (GaN), 01/06/2017 – 31/05/2018;

[5]RWTH Cluster (No. jara0168, 2.00 Mio. core-h), Electric field modulated phonon transport i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01/05/2017 – 30/04/2018;

[6]RWTH Cluster (No. jara0160, 1.35 Mio. core-h), Phonon transport in Al-doped ZnO film from first-principles, 01/11/2016 – 30/10/2017;

[7]RWTH Cluster (No. rwth0148, 1.2 Mio. core-h), Strained modulated phonon transport in monolayer ZnO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01/08/2016 – 31/07/2017;

[8]JURECA,Juelich Supercomputing Centre(JSC) (Project ID: JHPC38, 0.7 Mio. core-h), Phonon transport in two-dimensional phosphorene 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01/05/2016 – 30/04/2017;

学术成果

研究团队致力于微纳尺度传热及智能热管理相关基础研究,在领域中国际著名权威期刊共计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40余篇,总计被引4900+次,H因子35。另有合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软件著作权4个,专利2个。

全部论文列表请见:http://publications.mysxl.cn/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mtlxt_gAAAAJ

奖励与荣誉

[1]2024/09: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吴静)指导老师

[2]2023/12:《Rare Metals》2023年度优秀青年编委

[3]2023/11: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教师

[4]2023/02:第十八届湖南大学“长丰奖励基金”学院建设突出贡献奖

[5]2022/08: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6]2022/06:湖南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7]2022/04: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等奖(应用于电子器件散热的碳基高热导率材料设计研究)

[8]2022/02:第十七届湖南大学“长丰奖励基金”学院建设突出贡献奖

[9]2021/12:Vebleo Fellow(国际Vebleo科学协会会士)

[10]2021/11:2021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The Outstanding Influence Award of 2021 China Rising Star of Emerging Technology)

[11]2020/11:湖南大学新进教师教学微格演练三等奖

[12]2020/03: 湖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13]2019/09: 湖南大学岳麓学者

[4]2019/09:Winners of the Borchers Plaque:Borchers-Plakette at RWTH Aachen University (2019)(博士学位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

[14]2019/04: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博士后卓越创新研究奖

[15]2019/04: 美国材料研究协会春季会议最佳海报提名奖

[16]2018/06: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最佳博士论文奖(TOP 1%)

[17]2018/03: 《Computational Condensed Matter》杰出审稿人奖

[18]2018/02: 国际著名一区SCI期刊Nanoscale编辑部贺电

Congratulations from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Diverse anisotropy of phonon transport in two-dimensional group IV-VI compounds: A comparative study’ [Nanoscale 8, 11306 (2016)] is one of the top 100 cited articles published in Nanoscale in 2016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citations from January 2018

[19]2018/01:国家优秀自费(非公派)留学生奖学金National Award for Outstanding Self-financed Chinese Students Abroad 2017,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CSC)

[20]2014/09: 中国北京,理论和高性能计算化学2014国际学术会议,最佳海报设计奖

联系我们

    湖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版权所有

    校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 邮箱:zgxy@hnu.edu.cn | 邮编:410082

    湘教QS4-201312-010059   湘ICP备09007699号

  • 微信公众号